郭家屯,这个隆化县西北的小镇,因其独特得地理位置人丁汇聚于此,经济社会日益繁荣。龙山坐落、滦水川流的郭家屯更是人杰地灵,乡土中孕育出一位值得郭家屯人骄傲的杰出人物——李德发。 
2013年12月19日,中国工程院发布公告,李德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消息传开,每一个郭家屯人都欢欣鼓舞、倍感自豪,一个小镇出了一个院士,这是何等的荣耀。 功成不忘桑梓地,名归不忘母校恩,当选为院士的李德发愈加感到是母校郭家屯中学、是在郭家屯中学教过他的老师们,给了他不竭的动力得以功成名就。于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李德发院士还是抽出时间看望自己的老师,回乡看一看自己的母校。2014年2月6日,李德发院士到承德看望郭家屯中学求学时期的班主任夏至善老师。2月16日,又远赴大连看望吴泽民老师;2015年6月13日,李德发院士到香河看望周瑞虎、宋淑琴两位老师。6月24日,又赶到辽宁朝阳看望老校长李凤枝先生。“要没有老师们的教导,就没有今天的李德发。”每每拜望老师,李德发院士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可见一斑。 
2016年仲春之际,李德发院士酝酿已久的回乡看看母校的计划得以成行。3月24日,李院士回到了母校,回味自己求学时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也为母校几十年的发展变化感叹。院士回来了,是带着对家乡教育的关心和爱护回来的,一场推动和促进郭家屯中学教育发展的座谈会在热烈的氛围中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为促进教师的发展,商定暑假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郭家屯中学教师培训班,2016年8月10日,“郭家屯中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顺利结业,为期10天的培训圆满结束,一个小镇的农村中学,有机会全员参与这一规格的培训,这是何种力量才能促成的呀。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励志筑梦,李院士又敲定了每年组织部分家乡的孩子开展北京夏令营活动,李院士说:“让家乡的孩子看看北京,看看北京的大学,开阔一下孩子们的视野,哪怕对一个孩子有用,这件事也是有意义的。”李院士的初衷很朴实,但效果却出奇的好。截止到2019年,已经组织的四期夏令营中,共有260余名郭家屯学子在夏令营活动中受益,他们都长了志气,更加努力的学习了。得益于此,四年来郭家屯中学的高中升学率也稳步提升。 
其实,早在没有当选院士之前,李德发先生就一直在关心和支持母校的发展,希望通过自己的绵薄力量帮助家乡的学子们能够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此他组织筹资建立了“德宝基金”,自2004年开始一直向母校捐款助学,至今已累计捐款30余万元,五百余名师生受到奖励或资助。 桑梓无言出锦绣,龙滦有意铸英才。成名成材的李德发不忘家乡,不忘家乡的母校和老师,这是何等的情怀?这就是博大,这就是感恩,这也是德容天地的胸怀。 
【李德发,男,1953年12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郭家屯镇人。1989年获得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院长,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饲料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发。构建了我国主要饲料原料在猪上的有效营养价值数据库,创建了饲料原料有效养分动态预测模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猪营养需要动态模型,主持修订了2004年版《猪饲养标准》,为我国养殖业和饲料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创办我国畜牧领域首个英文刊物《J Anim Sci Biotechnol》,创建世界首座综合性多功能饲料博物馆。发表科研论文205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12项,制修订国家或行业标准17项,培养了近200名研究生和博士后。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作者赵松君) |